救人一命等於救了全世界-「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

Schindler's_List_movie.jpg

一部老電影,值得一看的好電影!

已經忘記是什麼時候買的VCD,一直沒有機會靜下心來把它看完,

對於二戰充滿高度好奇心的我,怎麼可以錯過「辛德勒的名單」?!

片長三個小時,我分了五次才看完,

不是因為難看,而是感覺有點難消化,

然而,看到最後一刻,還是會忍不住流下眼淚...

 

故事發生在二戰期間,背景則與猶太人被迫害有關,

辛德勒原本只是位想要發戰爭財的捷克籍商人,

藉由與政客交易,利用猶太人的低廉工資做為勞動力,

然而,當辛德勒看到德軍把猶太人的命當垃圾一樣對待時,

利用漸漸轉變為關懷,為了拯救猶太人不被屠殺,

透過其政治手腕與商業才能救出了1,100位猶太人,

讓他們逃過集中營的屠殺,獲得「某種程度」上的自由。

條列這1,100位猶太人名字的紙張,就是辛德勒的名單。

最後,德國戰敗投降,辛德勒名義上成為戰犯,猶太人們則真正獲得自由,

為了感謝辛德勒,他們做了一只戒指送給他,

戒指上刻著「救人一名等於救了全世界」,

歷史的共業雖然由德國承擔,但卻因為辛德勒而有所釋懷...

 

整部電影是以黑白片方式進行拍攝,

但是完全感覺不出是「史蒂芬史匹柏」的電影,

事實上,史匹柏當時接受BBC專訪時也承認,

他刻意迴避以往的拍攝風格,以紀錄片的手法,

照歷史把事件發生的時空順序來故事,好把「史匹柏個人觀點」摒除在外。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電影中穿紅色衣服的小女孩,

在黑白畫面中是如此的搶眼,原本以為她是一種希望的存在,

沒想到還是在運送屍體的卡車上看到她,

似乎透露出當時的猶太人真的是一點「希望」之光都沒有...

此外,最後猶太人獲得自由走向遠方的畫面由黑白轉為彩色,

我相信更是意味著自由的到來!

 

話說回來,那時候的Liam Neeson好帥!

而且最後懊悔怎麼沒有多救一些猶太人時的悲痛好真切,

真的讓人看了好難過!

而Ralph Fiennes真的把德國軍官Amon Goth演得好邪氣,很有冷血的感覺,

難怪會找他來演Voldemort,哈!

 

其實二戰真的是很好發揮的題材,

最近看的華爾奇麗雅(Valkyrie)、為愛朗讀(The Reader)都是以二戰做為背景,

姑且不論選角及運鏡,故事本質都相當地吸引人,

當然,惡棍特工(Inglorious Bastards)想必也是如此!

 

最後,我想屠殺猶太人只是高層的變態命令,當時的德國軍官們也不敢不遵守,

只是人性如此,殺多了就習慣了,相信這些人在戰後也都得到報應,

不得不說,希特勒與辛德勒真的是鮮明的對比啊!

 

推薦指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ucepha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